公关人士:别把你的新闻稿写得像广告!

别把你的新闻写得像广告!公关人士需要的“安全指南”

假想一下这个场景:早晨,你一如既往地,一边享用早餐喝着咖啡,一边打开手机新闻app,想看看今天发生了哪些热点事件,然后有这样的新闻标题映入眼帘……

“震惊!苹果新闻发布会整出什么幺蛾子”
“还等什么,快来参加无以伦比的全球旅游展”
“全世界的患者有福了!祖传癌症克星治愈率99.99%!”
“史无前例的双十一,跳楼赔本大甩卖!”

你会不会怀疑错手点开的app已经被一大波广告病毒入侵了。

感谢史上最严厉的《新广告法》,假设不会变为现实。而更现实的问题是:如果你不小心用错了词儿,可能会面临钱包的巨额损失。

别把你的新闻写得像广告!公关人士需要的“安全指南”

软文”和“新闻”似乎一直以来是个彼此相见无言的冤家对头,广告软文更是被严肃新闻嗤之以鼻。那么,两者到底有何差别?

别把你的新闻写得像广告!公关人士需要的“安全指南”

这一组四张漫画,简单明了地勾勒出“营销”、“公关”、广告推广和品牌塑造的差异。

广告:Buy my product! 起源于吆喝,其本质在于通过信息的传播促进销售。

新闻:This company has a great product that you should try.即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,其本质在于向公众传播有价值的信息。

根据2017年美通社针对媒体记者工作习惯的调查显示,促销/营销活动等内容的媒体关注度最低。

那么,从写作方面来讲,我们如何避免将新闻写成广告?

最重要的一点 ——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。

首先当然是要讲真话,不要为短期利益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。在人人都是自媒体“手握麦克风”的时代,企业的一次劣迹就足以毁掉一个品牌。

在用词方面,避免使用新版《广告法》中规定的极限词汇。在报道各种事实特别是产品、商品时不使用“最XX”等具有强烈评价色彩的词语。更多可参见新华社禁用词。

解读其中的3种情形,切记一点:不要虚假宣传,企业须为自己发布内容的真实性负责。

  1. 对于无法证实或者证伪的形容词要绝对禁止使用,例如:国家级、最高级、最优秀、独一无二等。
  2. 对于没有限定范围或者限定范围无法通过客观论据证明的描述,属于相对禁止使用,例如:顶级、最高、最大、最先、全球首发等。
  3. 在限定范围可以被客观证明的情况下,此类词语可以在证据充分的条件下进行使用。
  • 话题选取角度:写什么?

首先,确保稿件的话题具有新闻价值,比如资深的行业观点、新产品/新服务、人物访谈和创新故事等。而促销、营销比较容易掉进“软文”的陷阱。

比如每年的双十一,一定是各大品牌的必争之地,如果单纯活动本身切入,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优惠/促销/折扣/降价,妥妥地贴上“广告”的标签。不妨换个角度思考,除了促销,企业在这次的活动前/中/后做了哪些事情,获得哪些成果?

前期准备:物流、人力、技术等
活动相关:明星活动、跨界合作等
后期总结:销量业绩、畅销产品、天猫排名等

企业应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。公关传播的意义,不是眼前兜售产品的“蝇头小利”,而是建立与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,最终通过品牌效应来带动产品销售。

  • 写作语言风格:怎么写?

除了话题本身具有新闻属性之外,稿件也需要用新闻语言写成。看似华丽的辞藻,过于夸张的用词,都容易损坏新闻的根本 – “真实性”。

  • 保持客观,避免浮夸风

原文:A酒店携传奇式服务和奢华体验进驻印尼

修改:A品牌在印尼开设第二家酒店

新闻稿要保持客观性,避免广告式的浮夸字句,对于媒体记者而言,最好的内容不是王婆卖瓜似的大喊大叫,而是信息详实且不带偏见。

2) 化虚为实,力求具体化

原文:M公司助力智慧城市建设

修改:M公司推出移动支付终端产品 助力智慧城市建设

打破传统、旧词新用,巧用网络热词,能够让你的语言更接地气儿,拉近与读者的距离。比如:

  • 西浦学者让助听器也能“看得见”
  • 帮宝适跨界哆啦A梦 打造北京首家“父婴室”
  • 自然堂邀您一起“种草”喜马拉雅

3) 拒绝假大空,用细节打动人

别把你的新闻写得像广告!公关人士需要的“安全指南”

同样,在产品稿件中,应避免从头到尾都在对产品的优势夸夸其谈,多增添一些故事元素和场景描写,比如在设计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,最终解决了消费者的哪些难题等等,可以借由设计师、企业高层、合作伙伴或第三方的评价。

个人观点也是媒体记者喜欢阅读的内容,哪怕是颇有争议的论断,比如马云对于“996工作制”的看法。见人、见事、见细节,才能让新闻稿变得更加生动,吸引更多关注。

 

作者:Cathy Zhao, 美通社编辑主管